欢迎光临河北省奶业协会官方网站!  
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河北省财政厅关于深入开展“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08-11   阅读:
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河北省财政厅关于深入开展“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的通知
冀人社字〔2025〕84号

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财政局,河北雄安新区公共服务局、财政局:

为深入贯彻《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的通知》(人社部发〔2025〕10号),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支持劳动者就业成才,大力推动技能强企工作,决定自2025年至2027年底,深入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围绕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聚焦防止返贫监测对象、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含技工院校高级工班、预备技师班、技师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职业教育类毕业生)、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和符合条件的企业职工,围绕康养托育、先进制造、现代服务、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新职业等重点领域市场需求和职业技能要求,分领域组织实施系列培训行动,引导企业参与,着力提高培训层次,提升培训针对性有效性,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项目化培训模式,促进劳动者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2025年至2027年底,全省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60万人次以上。

二、重点任务

(一)实施京津冀务工人员专项培训行动。以京津冀务工人员为重点,聚焦京津劳务市场用工10大行业领域,分级分类开展岗前培训、技能提升培训和订单式培训,组织家政、制造业、新职业和其他行业等领域培训,持续提升从业人员标准化、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创新工作方法,解决“有活没人干”问题,加大商贸物流、航运产业、邮政快递业等领域培训工作力度。

(二)实施“阿尔茨海默症”康复护理专项培训行动。根据京津多样化养老家政服务需求,聚焦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照护等急需紧缺领域,围绕典型工作任务、岗位核心技能需要等,丰富完善培训课程内容,大力开展“阿尔茨海默症”康复护理专项培训。

(三)实施康养产业技能人才赋能行动。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养老服务需求,加强健康照护师、保育师、养老护理员、家政服务员、婴幼儿发展引导员等康养类职业(工种)以及老年人陪护、母婴护理等专项职业能力培训。会同有关部门实施长期照护师专项培训。

(四)实施家政服务专项培训行动。会同相关部门面向有家政领域就业培训意愿的劳动者和已从事家政服务的人员,广泛开展家政领域相关职业(工种)技能培训,促进家政服务人员技能提升,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家政服务需求。

(五)实施养老服务技能人才专项培训行动。会同民政部门指导培训机构按照养老护理员、老年人能力评估师等养老服务技能人才国家职业标准,以提升养老服务能力特别是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能力为重点,面向有意愿从事养老服务的就业重点群体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打造专业化、职业化养老服务技能人才队伍。

(六)实施技能强企创优行动。推进技能强企工作,鼓励企业对技能岗位职工开展岗前培训、转岗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等。推动“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落企落地,以首席技师、特级技师为牵引,带动职工普遍提升职业技能等级。

(七)实施制造业技能根基培训行动。聚焦钢铁、石化、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工艺设计、工业设计等制造业企业需求,大力开展“高精尖缺”职业技能培训,扩大制造业技工供给。

(八)实施数字技能人才培育行动。聚焦全省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发展需求,引进腾讯等数字头部企业培训资源,加大人工智能训练师、互联网营销师、全媒体运营师、电子商务师、区块链应用操作员、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等数字技能人才培训力度。

(九)实施产业集群技能人才培训行动。围绕本地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加强与集群企业服务对接,聚焦产业集群技能人才培训需求,依托集群企业和培训机构有针对性开展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加大产业集群相关企业技能人才供给。

三、主要措施

(一)摸排培训需求,动态调整培训项目。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建立就业和培训协同推进机制,依托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行业企业、劳务品牌企业、基层就业服务站点、零工市场等,通过发布信息征集、企业和劳动者自主申报等方式,自下而上摸清行业企业用工需求、劳动者培训意愿,做好信息登记和梳理汇总。按照“用什么、学什么”的原则确定教学内容和课时,形成动态调整的培训项目,纳入职业技能培训需求指导目录,向社会公布技能岗位用工数量、技能要求、培训内容、培训时长、培训方式等。

(二)优选培训载体,精心组织实施培训。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按照“条件公开、自愿申请”的原则,择优确定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的培训机构,向社会公开并动态调整。属于政府采购范围的,按照政府采购法律制度规定执行。充分尊重和了解劳动者就业和培训意愿,指导培训机构科学设定培训课程内容,围绕典型工作任务、岗位核心技能需要等实施理论和实操教学,将安全知识、安全操作技能等内容融入其中。加强就业服务,及时推送就业信息,帮助参加培训人员尽快实现就业。探索通过电子社保卡向劳动者定向发放职业培训券,提高培训精准性。

(三)优化资源建设,提升培训工作质效。在官方网站、政务服务平台等线上平台设置培训专栏,公开培训信息导航图,为劳动者检索培训信息和自主选择培训提供查询等便捷服务。打造有地方优势特色、培训数量大、就业效果好的培训品牌,可以“地名(企业名)+职业(工种)名称+培训”等通俗易传播的方式命名。对其中对接市场紧密、行业特色鲜明、实施设备强、服务就业好的,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推荐纳入培训品牌目录,给予相关政策支持。鼓励各地建立师资库、教学资源库,定期开展教学能力研修,不断丰富教学资源,提高培训能力。

(四)规范开展考核评价,促进职业发展。严格职业技能等级社会评价机构遴选条件,精简优化数量结构,培育权威的行业性社会评价机构,不断提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权威性、流通性和认可度。督促社会评价机构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开发建立评价题库,规范考务流程,按程序开展评价,确保评价质量。支持企业申请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自主评价,可将符合条件的劳务派遣人员、劳务外包人员纳入自主评价范围。培训机构要在培训结束后,及时组织结业考核或职业技能评价。支持引导培训后劳动者参加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含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获取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五)盘活用好各类资金资源,提高培训综合效能。统筹使用就业补助资金、失业保险基金以及其他渠道资金资源,支持开展重点群体职业技能培训,按规定落实补贴政策。健全市场化投入机制,鼓励社会资本投入,用好企业职工教育经费,具备条件的可采取“政府补一点、企业出一点、个人付一点”培训费用分担模式。政府补贴可根据岗位急需紧缺程度、技能等级、实训耗材成本、训后签订劳动合同或工资流水单据、家政服务协议等实施差异化补贴政策,对培训后一定时间内实现稳定就业并提供相应证明材料的,给予倾斜支持。统筹与培训关联度高的扩岗就业、吸纳就业、劳务输出、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等政策,形成叠加合力。对培训后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符合失业保险技能提升补贴领取条件且未领取过职业培训补贴的人员,按规定给予技能提升补贴。

(六)加强培训监管,确保资金使用安全。明确补贴资金使用职责和具体要求,按照“谁实施、谁负责”的原则,压实工作责任。依托“河北省职业能力建设管理服务系统”动态管理培训机构信息、组织实施情况、补贴申领情况等,实行补贴发放“凡补必进、不进不补”。指导培训机构对培训全过程及真实性作出承诺并履行,不得发布虚假广告夸大培训效果、转包转让培训项目、弄虚作假骗取套取补贴资金。对发生违规违法行为的机构或个人,严肃查处,追回补贴资金,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人社部门要会同财政部门将“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大工作力度,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政策、资金、人员保障,全力将惠民政策落到实处。要构建人社统筹、部门参与、分类实施的工作格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做好就业、人力资源、农民工服务保障和培训、评价组织实施的分工合作,牵头做好培训政策制定、推动实施、统计分析。支持行业主管部门分领域研究制定培训计划,积极配合组织实施。

(二)加强工作督导。培训项目实行开班备案、过程监督、结果考核制度。各地人社部门要严格落实属地责任、主体责任、监管责任,依托“河北省职业能力建设管理服务系统”加强开班审核、培训过程、培训结果、资金拨付等全链条监管。开班前,审核培训机构按规定提交的教学计划、授课师资情况、教材教学资源清单、考核方案、学员名册等材料。培训过程中,采取现场核查、远程监控、数据比对等多种监管方式,对培训过程、培训质量等实施跟踪管理。培训结束后,要对培训情况进行质量评估。

(三)加强宣传引导。各地人社部门要及时宣传发布有关政策措施、培训项目、培训效果、就业信息等,通过新闻媒体、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等,扩大政策知晓度。举办先进事迹报告会,邀请高技能领军人才代表作事迹报告,搭建研讨交流平台,促进技能经验分享、技术创新交流,发挥榜样引领作用。以“技能照亮前程”为主题制作系列短片,展示高技能领军人才的风采,传播他们苦练技能、岗位奉献的成长故事以及带头传技、创新创造的突出贡献,营造尊重技能、崇尚技能的浓厚氛围。总结推广一批示范带动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引导带动更多培训项目提升培训质效,营造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良好社会氛围。

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河北省财政厅    

2025年7月18日 



  • 手机:15932668866

    邮箱:hebeinaixie@126.com

    地址:石家庄新石北路380号卓达院士大厦1312

  • 微信

    公众号

    微信
    微信

    扫码联系

    微信

保存图片,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fxhbbz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